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队伍教育整顿·“把信仰镌刻在心中”征文|朱文轩:坚定法治信仰
  发布时间:2021-06-07 17:02:08 打印 字号: | |


队伍教育整顿

“把信仰镌刻在心中”征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全院干警加强党史学习,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红色文化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动力,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连云港开发区法院开展主题为“把信仰镌刻在心中”主题征文。本栏将择优发表干警的文章。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硬是石头的特质,红色是丹砂的本色,它们不会因为外力轻易改变固有的本性。人性亦是如此,只要理想信念坚定,人的本性就不会轻易受到外物或外力的影响。正所谓: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信仰的站立才是真正的站立。面对机遇和挑战,习主席深刻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反复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理想只有被信仰才能闪光,只有被践行才显价值。坚定理想信仰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只是喊得响,而不付诸于行动或者打折扣,无论理想信仰多么美好,终究只能是镜花水月。把理想信仰融入平凡岗位、嵌入点滴实践,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如此,理想之火才能熊熊燃烧,信仰之花才能结出硕果,新的伟大征程必将灿烂辉煌。作为政法队伍的工作人员,要深知自己肩负历史使命,只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不会愧对我们头顶上的那一座天平。

每一个公正的判例,都是一场浸润人心的普法宣传;每一次捍卫公平正义,都在为法治信仰的大厦增砖添瓦,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两高”报告提到“赵宇见义勇为案”“昆山反杀案”等热点案件,并对“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等备受关注的司法问题予以回应,赢得代表委员的热烈掌声。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出“依法支持公民通过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见义勇为”,最高检工作报告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共鸣。

一段时间以来,因“昆山反杀案”和“赵宇见义勇为案”等个案,让“正当防卫”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正当防卫直接影响人们在遭遇不法侵害时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是见义勇为还是畏首畏尾?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击?如果公民的见义勇为和奋起反击,得不到司法认可,甚至动辄得咎,不仅公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也会让不法行为变本加厉,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司法机关坚持“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用公正司法给“正当防卫者”“见义勇为者”撑腰打气,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热点问题的关切,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担当作为,也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案例和理念写入“两高”报告,通过在全国两会上凝聚更大共识,更是在价值层面进一步昭示了法治捍卫公平正义的宗旨,坚定了“法不庇恶、邪不压正”的决心和信心,强化了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深入,依法办事日益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模式,法治信仰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无数事实一再表明:每一个公正的判例,都是一场浸润人心的普法宣传;每一次捍卫公平正义,都在为法治信仰的大厦增砖添瓦。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人民信仰法治,法治也必须给人民以信心,而这正建立在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不懈坚持中,也贯穿于“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的司法、执法过程中。




 
责任编辑:周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