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法院热火朝天开展服务保障“后发先至”建新功 深化“内涵式”发展提质效活动,全力冲刺全年执法办案目标任务期间,一起败诉案件当事人寄来的感谢信引发了关于执法办案尺度和温度的讨论。当事人在信中写到“如果每一个法官都像苏法官将每个案子做到极致、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人性的关怀,我相信我们的法律是有温度的,人民法院是有温度的,即使在败诉的情形下仍是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
苏亮同志是连云港开发区法院执行局的一名干警,工作认真负责,对当事人温和有礼,他多次被评为办案标兵和工作先进。近日,苏亮同志在江苏法治报发表了他的办案手记《执法办案需要尺度更需要温度》。连云港开发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金林看后要求大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执法办案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广大干警纷纷表示,要积极响应区党工委主要领导“率先拼起来”要求,发扬“四勇四敢”精神,对标先进找差距,汲取身边榜样力量,在生动的工作实践中,锻造过硬的纪律作风、过硬的业务能力,努力为大手笔建设现代化新港城几何中心贡献力量。
《江苏法治报》刊登苏亮执法办案手记
“亮哥,有你的一封感谢信。”接到信后,看到信件署名,红手印下的笔体苍劲有力。展开信件细致看,一股暖流全身流淌,令我感动不已。我不过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老人家却将它记在心头,念念不忘。
信中写到:“苏法官执法为民,视群众如亲人,走时还送到大门外并指引坐哪路公交车到汽车站,其一举一动透露的是人民公仆的情怀,如果每一个法官都像苏法官将每个案子做到极致、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人性的关怀,我相信我们的法律是有温度的,人民法院是有温度的,即使在败诉的情形下仍是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
来信人是一起行政处罚案件的被执行人。老人家姓管,是一位从医近四十年的乡村医生。2020年3月,执法部门检查发现,管某无医生资格证、执业证,其诊所无执业许可证,遂对其作出罚款1.9万元的决定。管某不服提起诉讼,经一审、二审,管某输了官司。执法部门申请我院执行罚款及其加倍罚共3.8万元。
今年9月份,我接到这起执行案件后,迅速开展了调查,发现老人名下无可执行财产,老伴患有多种疾病,家庭很困难。记得去村里那天,我们到老人家门口时,十几个村民拥上来,情绪激动,围着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管医生是好人啊,他医术高的很呢,他自己年纪也大了,但不管刮风下雨,都是随叫随到啊……。”这样的情景在我办案中不多见。管某人缘好,二审期间,有6批152名村民联合写信为其求情。
第二天,管某的妻子来院里找我,再次向我反映案件及家里情况,说到动情处止不住地流下眼泪。我劝慰了她一个多小时。她起身离开,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临走前我把她送到院大门口,告诉她乘坐哪路公交车回去,不要打车花冤枉钱,还叮嘱她路上小心点。送走老人后,我及时向执法部门反馈情况,他们对此表示理解,案件终结执行。
村民们的热情“围堵”,老人临走时的微笑挥手,一封意外的感谢信,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一起败诉案件的当事人为什么会向法院寄来感谢信呢。那是因为他们从办案人员的友善举动中感受到了法院的温暖、人性的温暖。我常想,影响当事人对案件处理是否公正的判断,除了案件结果,还与我们的办案作风有关,包括对当事人的态度是否温和有礼、工作是否细致严谨等。公正不仅应当实现,还要以当事人可以感受到的方式实现。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告诉我们“做法官的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要将心比心,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对人格的尊重、对情感的关怀,这才是法律真正的力量。”办案不仅需要法律给裁判定下尺度,更需要执法者给当事人传递温度。
宋金林院长:这位败诉案件当事人寄来的感谢信值得我们每一位办案人员思考,启示有三个方面: 一、影响当事人对案件处理是否公正的判断,除了裁判结果外,还有我们办案的作风,包括对当事人的态度,工作是否细致严谨,程序是否公正等,有的案件用法律来衡量没有问题,但当事人还会因后者方面的原因质疑裁判的公正。二、我们办案应以纠纷的化解为最终目标,而不是简单把结一个案件当作完成一个任务,办案过程中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沟通,进行释法说理,这一点很重要。三、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当事人,给弱者一些人文关怀,让司法更有人情味,这样做,我们自己会对办的每一件案件更踏实,也更有一份成就感和幸福感。如果能用上述理念去办案,你的工作境界一定会有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