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经法案例】保健品变“神药”,公司虚假宣传被罚25万
  发布时间:2023-09-13 10:59:54 打印 字号: |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少老年人热衷于保健品消费。一些保健品销售商抓住老年人的健康焦虑和辨识力不足的弱点,用“免费体检”“专家义诊”“赠送礼品”等手段向老年人夸大功效推销保健产品,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近期,连云港开发区法院审结一起某健康科技公司请求撤销商业虚假宣传行政处罚的案件,依法判决驳回该健康科技公司诉讼请求。

2021年9月23日,某健康科技公司在其经营场所内开设健康讲座,向中老年人群体宣传该公司代理销售的某品牌胶囊。公司称该胶囊是“第二个太阳”,含增强免疫力、抗辐射、抗肿瘤、抗感染、降血压等多种功效,“给很多身患癌症、身患绝症的人带去希望”,“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并且宣传该产品获得中科院“2017年科技创新先进配方成果奖”。实际上,该胶囊主要原料为紫苏籽油、蜂胶粉、维生素E,属于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市场监管部门接到老人家属举报后调查,认定该公司作虚假的商业宣传,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侵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22年5月24日,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法院审理认为,某健康科技公司对某品牌胶囊进行宣传时,含有大量明示或暗示产品具有未经批准的保健功能以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宣传内容,客观上容易使消费者对案涉保健食品的功能产生误解,从而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无不当。法院认定市场监管部门综合“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的法律规定及该公司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违法事实的情节,对该公司处25万元罚款,过罚相当,遂判决驳回该公司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哪有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只有花样百出的虚假宣传“套路”。法院提醒广大市民,购买药品应到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药店,认准“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切勿轻信非正规渠道销售的来源不明、成分不明的“祖传神药”“特效药”,谨防上当受骗。若发现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要及时向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举报。


 
责任编辑:审管办